2月底以来,随着国内玉米市场“多头”资金从期货市场撤离,期现货市场严重背离(港口现货与期货基差超过200元/吨)。同时,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表现出一种“疲态”:各种“倒挂”之下,南北港口贸易清淡,东北玉米集港量迅速下降。各种替代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版图也不断扩大,只有优质玉米价格依旧高高在上。未来期现货价格如何回归?对于优质玉米而言,逢低采购的机会可能会出现。 市场动态一:小麦替代挺进玉米腹地——东北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传统的玉米腹地(东北)出现了部分规模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的情况。初步估算,按照物流最为便捷的江苏为基准,当地小麦价格2500-2600元/吨,运至东北港口仅2600-2700元/吨,若进一步深入东北腹地,预计成本在2700-2900元/吨不等。当然,对于东北用粮大户玉米深加工企业而言,除了少量企业可使用陈化稻谷生产酒精以外,大部分玉米依旧需要依靠本地。 作为呼应,我们发现近期国内小麦成交热情已经降温,但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继续维持满额成交(例如,江苏大部、山东、河南局部)。昨日(3月2日)托市麦最大投放省份河南拍卖结束。投放238.47万吨,成交65.92万吨,成交率27.64%(上期23.04%),最高价2410元/吨,最低价2290元/吨,均价2337元/吨(上期2343元/吨)。据跟踪统计,截至2月24日,自去年10月以来,国内托市麦累计成交3165万吨,估算托市麦结余库存在5760万吨左右。 市场动态二:进口谷物源源不断运往中国,沿海港口从南到北如何布局? 据USD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当周,美国对华装运玉米数量达到4船,合计34万吨,分别高于前两周的2船和1船;近一个月已累计装船超过100万吨;同期,美国对华装运高粱数量达到2船,合计7.1万吨,前两周分别为3船和1船,近一个月累计装船66万吨。更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港口运输的便利性,部分进口谷物很有可能会长驱直入东北。 当然,现阶段关内大部分地区玉米市场尚未达到可以完全使用替代品的阶段,一些优质低毒玉米(包括新疆优质玉米)在一些饲料企业配方中依旧颇有市场,缺乏进口和糙米采购渠道的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和不少蛋禽料、猪料企业对于北方玉米依旧存在需求。只是,与常年相比,整体需求量已明显下滑。考虑到今年春节前不少饲料企业考虑到“新冠疫情”可能卷土重来而进行的积极备货,年后需求寡淡,现阶段的采购对于下游买家相对有利,对于“奢侈品玉米(优质玉米)”我们不能要求过于苛刻。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