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业已成为农产品市场炒作的一个风向标。在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基本完成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天气继续成为影响玉米上市节奏的要素之一。据气象预报显示,本周东北地区将迎来历史罕见强雨雪,17日-20日开始大范围极端降雪(雨)将覆盖东北大部分地区。然而,从气温来看,尚未达到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上冻脱粒的阶段,但距离东北玉米大批量上市的时间更近了一步。 一、每年11月末12月初是东北玉米传统集港第一个高峰期 据大数据统计显示,每年11月末12月初是东北玉米集港的第一个高峰期,而到春节前(通常在1月)会出现第二个更明显的集港高峰期。下图是辽宁锦州港玉米汽运集港量数据,相对于火车集港量而言,汽运集港量数据起伏更为明显。截至本周二,锦州玉米日集港量维持在2万吨左右,而历史峰值可达到3-4万之多。当然,考虑到今年南方规模饲料企业已经有进口谷物“过冬”,今冬明春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能否再现辉煌还暂无定论。 二、东北强降雪过后气温暂无法全面降至0摄氏度以下 最新气象预报显示11月17日-19日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辽宁东南部局地有大暴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北部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气温方面,华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8~10℃,局地可达10℃以上。20-22日,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8℃以上。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三、12月东北玉米大量上市是大概率,农户惜售与否再关注 10月底,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会商会预测,今年黑龙江冷空气比较活跃,强度呈阶段性偏强。12月全省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气温接近常年;明年1月冷空气势力最强,气温略低。从天气条件来看,今年东北玉米上冻脱粒高峰出现在12月份是大概率,但农民是否会出现阶段性惜售值得商榷。 最后,纠正一点,此前撰文称农民不存在惜售,但事实上,部分习惯囤粮的地区今年玉米上娄子的比例明显增加。以吉林产量大县榆树为例,目前当地潮粮30%水分销售价格0.94元/斤,农户新粮上娄子比例却从去年40%上升至65%,现阶段以销售地趴粮为主。同时,近年来在东北经过整合的国有粮食集团也积极收购新粮,冬季能够有多少新粮可以集港需要再观察。或许,这也是当前连盘玉米期价上攻不易,下跌也难,需要寻找新的方向的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不过,从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直至下周东北全境(哈尔滨以南)最高气温尚无法降至0摄氏度以下(下图中浅黄色部分为零摄氏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