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内多个地区玉米价格连续刷新记录,年前不少饲料企业开始寻找可替代品,而始于去年秋季的定向拍卖糙米+小麦(15%)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去年秋冬季基础上,目前国内定向稻谷/小麦拍卖有怎样新的动向,目前供给状况有何变化,分析如下。 一、近4000万吨定向稻谷/小麦替代花样繁多 去年9月发改委曾针对“稻谷饲用定向邀标竞价销售试点”发文,为保证拍卖粮不流入口粮市场和政策性库存,要求竞买企业须在粮源所在地提前确定粉碎或掺混具体地点,明确稻谷粉碎度、掺混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至此出现多种组合,详细列表如下: 二、定向稻谷进入深加工领域一度遇挫,新年生产陆续恢复 11月业内传闻约有300万吨陈化小麦和一定规模陈化稻谷进入深加工行业。但关内部分深加工企业一度出现设备不正常损坏而停产检修一个多月。不过,据业内最新消息,目前企业已恢复生产,且稻谷添加比例可达到50%,略高于某国企30%的添加比例。从某种角度来看,稻谷酒精供应的稻谷DDGS也是稻谷变相进入饲料领域的一个途径。 综上所述,从长远来看,在远期大量进口和陈化谷物替代等多元替代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缺口有望抚平,但现阶段来看,年前乃至年后一段时间内“阶段性缺口”犹存,特别是上千万吨中间流通环节的“囤粮”不出的情况下。在这一背景下,建议广大用粮企业还是应该积极寻找替代品,做好预案。对于尚且有选择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库存不足的用粮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包括目前替代优势不及糙米混合物的大麦、小麦、玉米粉等)。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以上仅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市场当属“稻谷+小麦”和“糙米+小麦”使用最为广泛,其中,“糙米+小麦”模式最受人瞩目。一些业内人士称,此模式更有利于配方师调整配方。
当然,目前陈化稻谷消化进程无法大踏步前进也是年前谷物供应紧张局面难以缓解的原因之一,其中,“糙米+小麦15%”模式的产能就是一大制约因素,为此不少饲料企业希望寻找低价原料而不得,甚至还遭遇“四大家族”限售的尴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