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玉米供需缺口担忧和新陈粮交替期玉米收购不足的刺激下,今年10月起国内玉米价格强势上升,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0月下旬,我国政府部门反复强调“玉米上涨缺乏支撑”,缺少新题材刺激多头追高,玉米现货价格局部松动。同时,我国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上升,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略有增加,玉米价格下跌范围有所扩大。当前需求淡旺季差异,玉米酒精价格继续上升,但淀粉冲高动能不足,近一周北方产区玉米淀粉与酒精理论效益互有涨跌,但再次进入整体盈利水平。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0月30日(周五)连盘玉米期价冲顶失败后,11月2日玉米期价大幅下跌55元/吨。进入11月份,我国玉米价格小幅震荡下跌的范围略有扩大,锦州集港价2430-2470元/吨不等,下跌20-30元/吨,黑龙江深加工玉米收购区间2240-2320元/吨,吉林主流收购2280-2360元/吨,部分周比跳升40-126元/吨,因实际收购量增加;山东深加工玉米挂牌价区间2500-2610元/吨,周比跌幅10-60元/吨。

本周国内北方产区玉米淀粉价格区间2950-3250,华北价格周比窄幅震荡,玉米酒精报价进一步上升至6450-6800元/吨,玉米副产品走势趋弱。以新玉米挂牌价估算,近一周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330元,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盈利75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80元。

总之,往年11-12月是我国东北新玉米上市高峰期,今年地趴粮销售进度快于常年,收割费用增加,上市初期以粮商收购囤积较多,直接提升了后期市场价格底线。根据降温天气和新玉米上市量节奏变化,预计短期国内玉米价格在高区间震荡下降,深加工下游产品报价紧跟玉米走势,在没有新政策出台限制的前提下,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开机率趋升。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