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开始,在官员表态“玉米持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后被市场解读为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加之新冠疫情引发局部物流担忧以及年前备货等多重利多因素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再度呈现“紧张”气氛。北方港口理论平舱价格可达到2650-2680元/吨,已创下历史最高;广东港口散船和集装箱玉米价格分别达到2720元/吨和2800元/吨, 2014年8月峰值“触手可及”(集装箱一等玉米最高触及2820元/吨)。恰逢年前备货初启动,下游企业该怎么办?

一、“玉米持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的两面性

如果说,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官员在国内玉米价格高位震荡之际称“玉米持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被市场解读为“利多”(下跌空间有限)的话,那么,随着周末以来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大幅走强,个别地区周末间涨幅达到30-50元/吨,这句话是否可以被解读为“政策的手”又将再度出现?下图是结合连盘玉米期价走势的政府言论回顾(红色代表利多言论,绿色代表利空言论)。

二、技术面:连盘玉米期价创新高,行情再起还需观察两日

正因连续数月的政府信号来看,大幅下跌和持续大幅上涨都不是“意图”,在“多空信号”交替出现的情况下,连盘玉米期价主力合约一举突破2700元/吨关口,创下历史新高。
当然,通常来说,能否站稳2700元/吨一线需要再观察两日,一旦突破则新一轮上攻行情再度展开,而现阶段正是市场最为纠结的时刻(昨日夜盘连盘玉米主力回归至2700元/吨下方)。期权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玉米看涨、看跌期权均上行,表现出对高位价格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期现货市场均展现上攻趋势的情况下,东北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库存周期的意愿增强(现阶段已有2-3个月),北方港口和山东深加工企业到货量持续下降,进一步凸显现货市场供应趋紧局面。JCI建议至今还没有完成年前备货的企业应保证自身库存使用安全(毕竟,全球新冠病毒变异,国内散发开始影响局部地区物流俨然成为部分企业提前备货的动机),已完成2个月以上甚至更多库存的企业需考虑价格底部抬升过程中优质玉米的溢价、区域价值洼地以及期权保护。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