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14日,我国托市麦长达“一天一夜”的拍卖落下帷幕,最终以99.74%成交率,最高触及2700元/吨的结果收官,高价玉米开始进一步吸引“口粮”进入饲料领域。与此同时,山东玉米在触及3000元/吨关口后已连续数日下跌,累计跌幅20-50元/吨(12月末1月初此轮涨幅累计高达300-400元/吨),连盘玉米期价14日收阴,有见顶迹象。不过,东北地区“储运公司”拍卖二等玉米成交价高达2940元/吨,强势依旧。春节前国内玉米价格高位震荡难以避免,毕竟在触及多数人3000元/吨心理预期后提前准备“长期货源”的意义已大打折扣,但高价对于吸引玉米面积上升的意义,保障国内中期玉米供应的任务犹在。

一、农业农村部:2021年做到“两稳一增”,东北、黄淮是重点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重大。农业农村系统已立下“军令状”,务必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约合6.5亿吨),并力争稳中有增。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两稳一增”:

——稳口粮,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2020年扩种的面积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

——稳大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国内自给。

——增玉米,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就单个省份来看,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王金会在《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一文中表示,2021年要确保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500亿斤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5亿亩以上,其中玉米9000万亩以上、大豆6000万亩、水稻6000万亩。

二、政府“再次”批准转基因玉米品种,中国玉米何时“转基因”引人关注

继2020年年初,大北农DBN9936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获批以后,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又公示2个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DBN9501(玉米)和DBN9004(大豆)(2021年1月11日至2月1日公示),一些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可能放开转基因玉米种植。一旦进入大规模种植阶段,中国玉米单产有望再上一层楼。从下图可见,目前中国玉米单产与非转基因玉米生产国乌克兰相近,仅美国的70%左右。

不过,鉴于准备转基因种子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此项技术真正能够大面积推广也需要到2023年(2021年对转基因玉米亲本进行大量繁殖,2022年进行大面积杂交制种,2023年可实现一定规模种植)。


当前正值全球粮食安全敏感期,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粮食出口大国对出口限制时有发生,美国玉米在美豆上涨以及USDA意外调低单产(因8月干旱和飓风)连续上攻至500美分/蒲式耳,基金净多持仓接近历史高位42万手(最新为37万手),短期国内玉米价格冲高回落在情理之中,但没有人会否认高价玉米除了会提高饲料中多元谷物替代比例,抑制消费以外,还能够通过价格增加新年农民种粮热情。从目前来看,提高面积是近两年增加国内玉米产量的主要手段,所以玉米价格高位波动是大概率事件,适时双向(期货期权)保护是必要的。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