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上周五,本周连盘玉米三连跌以及江湖传闻“多头”大佬撤离引发业内关注。正月十五以前东北大部分玉米贸易尚未完全复苏,市场异动难免。实际上,在东北深加工企业不断提价之际,南方部分销区因需求不济出现了价格“倒挂”。至于 “资金”撤离期货市场或与对市场玉米期货价格进一步上行空间的判断有关。只是,对于下游用粮企业而言,恐怕还需因地制宜,优先考虑自身的需求为上。

一问:连盘玉米期价三连跌是转势的信号吗?

未见得。周二,连盘玉米期价跌破多条均线,业内传闻炒作资金离场,一时间各种担忧铺天盖地。从技术面来看,周二下午收盘期价止步于40日均线附近,且60日均线位置仍存在明显的支撑。长期来看,国内玉米价格大幅回调并不利于国内玉米产量的恢复,中长期缺口可能再度暴露,所以玉米价格高位震荡的基调不变,只是进一步冲击前高的难度正在加大。

二问:玉米的饲用需求不足以支撑高价玉米?

随着连盘玉米期价下跌,一些有关玉米市场的利空信息再起。例如,玉米价格反超小麦后,肉禽料中小麦替代比例高达80%,猪料替代比例20%~30%,进而表示玉米饲用需求不足以支撑高价玉米。

实际上,有关饲料中玉米多元替代的情况早已有之,猪料需求大幅增加对于玉米消费的增量仅千万吨级别(据测算,2021年国内新增猪料玉米消费规模在1500万吨左右),真正导致去年新粮上市以来玉米紧张的原因是多样的:例如,流通环节和下游饲料和深加工环节积极囤粮(对临储玉米告罄的担忧),局地玉米减产(也有上游农户囤粮惜售的因素)等。

与单纯考虑饲料需求能否支撑玉米价格相比,未来南北玉米贸易格局的变化(参见下图,目前南北玉米理论贸易利润已是近年来极低值)和今年低毒素玉米的稀缺性恐怕是南方饲料企业更需要考虑的问题。据调查了解,在连盘玉米期价回调之际,哈尔滨周边低毒素玉米进厂价格已高达2900元/吨(呕吐毒素1000ppb以内)。同时,在我们了解的部分企业谷物库存动辄3-4个月的情况下,谷物库存不足1个月的情况同样存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力正在快速分化。


总之,当前连盘玉米期价回调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资金对于现阶段玉米价格继续上行潜力的预判,同时春节前生猪疫病对二季度中后期出栏和需求的不利影响(正好对应5月前后消费)也在期货市场率先反馈。未来几个月,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也将迎接一轮轮“利空”考验,期间的节奏感把握甚于单边看涨看跌,为涨跌预留空间,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多多使用金融风控工具。











来源:中国汇易;深粮控股粮食交易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4001-12-4001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